場均射門15.8次!曼聯多項數據讓高層滿意,但含金量存疑
雷速體育9月26報道 據TA報道,最近拉特克利夫爵士的直升機降落在卡靈頓訓練基地,他與阿莫林進行了一場閉門會談,主題正是曼聯新賽季開局以來“勝少負多”卻數據亮眼的矛盾表現。
最近阿莫林反復提及“數據”,透露出高層的真實關注點。事實上,老特拉福德內部早已傳出聲音:盡管戰(zhàn)績不盡如人意,但從深層數據來看,球隊正朝著正確方向邁進。
從紙面數據看,曼聯確實驚艷。前五輪,他們場均15.8次射門和1.9個預期進球,雙雙高居英超榜首。此外,禁區(qū)內傳球、觸球等關鍵進攻指標也全面向好。
防守端,曼聯僅被對手射門46次,位列聯賽第五少。那個曾被布倫特福德狂轟31腳的“紙糊防線”,似乎已被阿莫林重塑。
但數據再漂亮,也繞不開一個現實:樣本量太小。對手強弱不均,雖遇強敵,但主場對升班馬伯恩利一戰(zhàn),貢獻了非點球xG的三分之一。此外,對切爾西一役,桑切斯和卡塞米羅先后被罰下,曼聯在45分鐘內多打一人,期間創(chuàng)造1.3的非點球xG。此外,本賽季曼聯多數時間處于落后,追分自然帶來更多射門和xG,數據“膨脹”在所難免。
盡管進攻數據搶眼,但曼聯的短板同樣刺眼:終結能力極差:射門轉化率僅4%,排名倒數第二;實際進球比預期少1.1個,轉化效率全聯盟墊底。防守質量堪憂:雖然被射門次數少,但對手每次射門的平均xG高達0.16,為聯賽最高。這意味著,曼聯防線一旦失位,往往就是致命一擊。
更深層次的變化在戰(zhàn)術層面。上賽季,曼聯是英超后場觸球最多的球隊(場均226次),但控球效率低下,后場丟球頻繁。本賽季,阿莫林的球隊在后場僅丟球11次,全聯賽最少。但這并非因為控球能力提升,而是策略改變:少拿球,自然少丟球。
球隊不再執(zhí)著于后場緩慢組織,而是更多采用長傳直接找中場或鋒線,比賽節(jié)奏從上賽季的“第五慢”躍升至“第六快”。這種打法在面對高位防線時效果顯著,但面對低位防守時能否奏效?本周末客場對陣布倫特福德,將是真正的試金石。